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2025-08-14  阅读数:92 

扬州大学王梦芝教授和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应邀做学术报告

 

       810日,应云南省动物营养与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伟德国际victor1946邓卫东经理邀请,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经理王梦芝教授和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在农学楼225会议室做学术报告。报告由邓卫东教授主持,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会议。

王敏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反刍动物同型产乙酸氢代谢规律研究进展》的报告,从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变化趋势、温室气体排放源、畜牧业碳排放现状、阻断氢代谢合成甲烷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新思路。另外针对传统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系统的气体样品采集工作繁琐和试验测定误差较大问题,王敏研究员介绍了自由研发的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系统,创新性将气相色谱与发酵瓶顶端排放气体直接藕联,构建了LE系列模型以分析总气体、甲烷和氢气数据,为快速筛选可能有效果的甲烷抑制剂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必要分析工具。

 

随后王梦芝教授做了《牛羊低氮均衡日粮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王教授的报告围绕牛羊低氮均衡日粮技术体系的研发展开,指出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短缺、氮素利用率低,既增加养殖成本,也带来环境压力。团队通过构建瘤胃氮/碳均衡日粮和氨基酸平衡日粮,开发了杂粕饲料化处理与高效利用技术。相关研究不仅验证了赖氨酸是肉羊低蛋白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还探索了合成生物学手段提升体内赖氨酸合成,并通过发酵处理杂粕提升营养价值,展现了显著的产业价值与生态效益。

 

王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A项目(原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和优秀会员,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井冈新秀奖,颐和青年成就奖,湖南省领军人才,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生命科学分会会长和院理事会理事,动物消化道微生物专题组副主任、全国畜牧业标准委员会委员。在ISME J MicrobiomeJournal of Nutrition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专家简介:

王梦芝,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经理;新疆农垦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兼任西澳大学、塔里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系统动物营养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委会副主任;Fermentation 杂志编委及专题组咨询专家;ISME Journal中国农业科学(中/英)、动物营养学报(中/英)等杂志主审或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代谢调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等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在iMetaMicrobiome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论文 SCI 7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 12项,主编教材/论著 8 部。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新疆天池英才特聘专家;扬州大学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典型,最美教师” “高尚师德奖教金获得者。